永續小百科-美國黃豆在禽畜養殖中的真正價值

黃豆中所富含的油脂和蛋白質使其備受全球市場的青睞。一般來說,與美國中部偏北地區生產的黃豆相比,在南半球氣候條件下的巴西等國家生產的黃豆中,粗蛋白含量更高。因此,全球市場對產自南半球的黃豆有一定的偏好,認為它們在生產單胃動物和家禽的飼料時,具有更大的價值。

然而有新的研究表明,與粗蛋白相比,氨基酸組成成分是反映黃豆品質的更好指標。

瞭解黃豆的生物化學特性

要瞭解黃豆的蛋白質,必須瞭解一些簡要的生物化學知識。氨基酸是動物和人類營養中必需的小分子物質。多種氨基酸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蛋白質,對植物和動物實現所有細胞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可以說,氨基酸是構成生命的基石。在人類和動物所需的營養中,有20種氨基酸對形成必需的蛋白質最為重要。

在人類和動物體內,有些氨基酸能夠由其機體自然形成,有些則需要依靠外部營養來源轉化合成。由自身產生的氨基酸被稱為非必需氨基酸,包括丙氨酸、精氨酸、天冬醯胺、天門冬氨酸、半胱氨酸、谷氨酸、穀氨醯胺、甘氨酸、脯氨酸、絲氨酸和酪氨酸。

人類和動物不能自身形成的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,包括組氨酸、異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賴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蘇氨酸、色氨酸和纈氨酸。它們必須通過飲食獲得。與人類和動物不同的是,植物可以產生其所有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。

單胃動物(如豬、雞)飼料中和人類的飲食中需要適當含量的必需氨基酸,否則將影響到其生長發育。若給動物飼喂含有超量非必需氨基酸的蛋白飼料,動物會因營養不良而死亡。

黃豆中所富含的五種必需氨基酸(賴氨酸、半胱氨酸、蛋氨酸、蘇氨酸和色氨酸)相比動物生長之所需是不足的,因此,一些合成氨基酸通常作為其補充添加到動物飼料中。而含有較高濃度必需氨基酸的豆粉,則具有更高的價值,因為其降低了對合成氨基酸的需求。

氨基酸組成成分決定豆粉的品質

以五種必需氨基酸為代表的營養成分含量,對豆粉的品質至關重要。在畜禽養殖中,它也決定著飼料的轉化率和養殖效率,可以幫助養殖企業降本增效。

儘管巴西等南半球國家種植的黃豆粗蛋白含量較高,但以五種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來衡量,美國黃豆更勝一籌。通過採集2021年1月至5月的每日豆粉樣品資料,檢測飼料配方中的標準差進行評估,美國黃豆的五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優於巴西黃豆,並具有持續而穩定的優勢。

 

由此可見,養殖企業和飼料生產企業需要從更全面的角度瞭解黃豆的整體品質,而非僅僅關注粗蛋白的含量。正是基於這一考量,美國黃豆出口協會(USSEC)與創世飼料科技公司(Genesis Feed Technologies)合作,首創了營養價值計算器(NVC)。它從多個方面綜合比較不同產地黃豆的品質,如黃豆顏色、損傷粒率等整體特徵,種植、加工處理和運輸等全流程因素,以及在可消化氨基酸方面的營養價值。從整體計算結果來看,美國黃豆與其它產地的黃豆相比,也更具優勢:在達到相同營養成分均衡配比的情況下,以美國黃豆為原料生產的豆粉需用量更低。